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科普讲堂

疫情下的网络素养

发布时间:2021-03-22 浏览次数:0

疫情下的网络素养疫情下的寒假,我们少不了与网络相伴,你对网络上人们的素养是不是有了更深的感悟呢?也许大家对网络素养这个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不要慌,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疫情下的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是指人们理性地获取、分析、评价、利用和生产、传播网络信息以及遵守基本的网络伦理规范、利用网络促进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网络素养强自然是很好的,但网络素养弱就不是一件好事了。网络素养弱有三种常见的体现形式——网络谣言、网络使用不当、网络暴力。

禁止网络暴力,增强网络素养

1、网络谣言

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传播。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在许多情况下,流言蜚语成为了不诚实的人的政治斗争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来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变得互相猜疑、倾轧、紧张;使原来比较稳定的社会秩序变得十分混乱,变得人心惶惶;它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警惕,减弱人们的防备心理,使人不知不觉成为谣言的俘虏,它可以破坏人们的团结,削弱彼此之间的信任,制造内耗,瓦解对方的战斗力。由于它具有混淆舆论的功能,往往造成极坏的影响。

谣言止于智者。网民在接收信息时,应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和媒介素养,不是简单地“看后转”,而是在转发信息之前查看文章来源,核实信源;看可信赖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寻找信息发布的源头等。此外,谣言通过声音、图像、视频画面的包装,成功藏匿在真相与谎言的死角,也会轻易渗透人群。受众要格外注意辨别其真伪。

解决互联网谣言问题,首要强调的是责任意识。不管是舆论的发起者还是网站的管理者,乃至围观的网民朋友们,都应该树立责任意识,各自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维护好。网民朋友们应理性的分析,正视网络信息的真实性问题,不过度依赖、不轻信盲从,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对网络谣言的识别力和免疫力,这也就可以让大家免受网络谣言带来的危害。大家在获取信息时,一定要留个心。如果你想转载或者发表意见,一定先确认信息真假,要做到:“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问是非,再论利弊。”

2、网络使用不当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大学生这一个群体中,有着太多的负面影响:有的学生因聊天上瘾,竟连上课都给忘了。聊天与游戏基本上成了大学生上网的主旋律,在学生上网主要集中地的一些网吧、学校机房甚至学生宿舍,大部分学生泡在聊天室或游戏网站上。至于网络的基础知识、综合技能,尤其是如何利用网络与自身的专业学习、工人生发展、兴趣爱好结合起来,大部分学生根本是一片茫然。

大学生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和现实空间让自己有忙的地方、时间和内容例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上网看新闻来了解天下大事还可以通过网上的比赛来扩充自己的知识或者上一些学习网站来辅助自己的学习。

3、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用言语、图片、视频等形式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属于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其危害严重、影响恶劣,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精神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

处理好网络暴力,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思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放弃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

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共创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编:050024

邮箱:xsc@mail.hebtu.edu.cn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