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心理健康>>心理美文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二)

发布时间:2022-07-25 浏览次数:0

惩罚的局限性

有两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惩罚的局限性。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不喜欢他现在的行为,那我希望他怎么做?如果我们只问这个问题,惩罚可能是有效果的,因为威胁或惩罚可以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影响。然而,通过第二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惩罚的局限性:我希望他基于怎样的原因去做我想要他做的事情?

我们很少提及第二个问题,借助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发现惩罚或奖励很难实现我们的目的。例如,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出于爱干净或对父母的关心去打扫房间,指责或威胁显然不太可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常见的情形是,孩子打扫房间是为了服从父母的指示(“因为妈妈是这样吩咐的”)——他们也许是为了得到父母的疼爱或避免受到惩罚。了解别人基于什么样的原因来满足我们的愿望是至关重要的。在非暴力沟通中,我们看重每个人选择生活的自由。与此同时,非暴力沟通还强调,我们彼此相互依存,我们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运用非暴力沟通来重建校园秩序

下面以一些学生在一所学校中重建校园秩序的经历为例。这所学校接纳的是在其他学校学不下去或被勒令退学的学生。由于并不了解非暴力沟通与放任不管之间的区别,在出现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有些教师选择了回避,而不积极地介入。这样,校园秩序更加混乱,以致学校管理层开始考虑关闭学校。学校的管理人员希望,通过在校园中普及非暴力沟通,学校可以与这些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于是,学校就设置了一个教室,来到这个教室的学生,可以什么都不做。有时,有的学生主动提出到这个教室去;在另外一些时候,如果某个学生的行为妨碍了别人的学习,老师也会请他去。在这个教室中,学校安排了一位熟练掌握非暴力沟通的教师,当学生进来时,她会主动和他们交谈。这个教室的设置对学校秩序的恢复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因为那些曾参加讨论的学生告诉他们的同学: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各位同学的学习权利。这件事也说明了,除了回避矛盾以及实施惩罚,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在有些情形中,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这时,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我们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伤害,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这样,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同时,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身的意义,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那么,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 邮编:050024

邮箱:xsc@mail.hebtu.edu.cn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