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 首页>>队伍建设>>辅导员博文

面对失落,别泄气

发布时间:2011-03-24 浏览次数:0

作者:边宇璇   学院:物理学院

    或许,你们正在吵闹的教室里,盯着学生上晚自习;或许,你们正在冷清的办公室里,准备着明天的教案;或许,你们正伏在床上,写着今天的顶岗总结,孩子们,外出近一个月了,如果说在你们走的时候跟你们谈教师理想、谈创新有为,那么,现在更想实实在在的鼓励你们一句——面对失落,千万别泄气!

    一个月了,对于适应一个新环境、转换一种新身份,足够了。那么,当大家从初当教师的新奇中走出来的时候,是不是也像很多人一样,开始失落了呢?以前,我们认为我们是“天”,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成,而是我们不屑于去做,如果我们愿意并为之付出努力,没有什么事情是我们做不好的。可现在,我们发现连教好几个学生,都是那么困难的事情,我们已经对他们尽心尽力了,甚至都掏心窝子了,可是还是得不到他们的认可和回报。以前,我们认为我们曾经的老师都过于冷酷和麻木,当我们自己也当老师的时候,发誓一定不做以前的那个“他”,发誓颠覆以前那个“他”对我们做过的一切“变态”行为,可是,现在的我们,似乎也在朝着那个“变态”的方向发展,不由自主的变冷酷、变严厉、变得不再那么爱心泛滥。以前,我们认为任何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都是可以挽救和帮助的,可现在,面对顽劣的他们,鼓励用过了、刺激用过了、爱心用过了、惩罚也用过了,他还是那个他,可我们却就会徒生一种无助感,甚至是一种强烈的挫败感和不被认同感,几个孩子,甚至摧毁了我们自己的价值底线。面对如此种种,我们该怎么办呢?那就给大家讲几个故事吧:

    今天跟几个辅导员交流,一个辅导员泪眼朦胧地跟我们倾诉:她第一年当辅导员,带的也是大一的新生,所以就特别想给自己也给学生留下不一样的大学回忆。第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她给她所带的196个学生每人都写了一封信,要知道,熟悉196个人并写出他们每个人的特性,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她愣是咬着牙坚持下去了。为了让她写得信能够让学生本人和家长看到,她还在信后附了几个问题,期待得到学生和家长的回应。可是新学期开学,学生们带回来的回信让她失望透顶,不是空白,就是草草几句话应付了事。别人都说,教师这个职业是个良心活,干多干少凭良心,认可不认可也凭良心,可是,她的质疑也是我们很多人的质疑,为什么我们付出了真心却收不到回报?

    还有我的一些事情:一个特别敢说话的男生留言说:又选“榜样力量”,每年都这么批量生产,挺好的内容也变成形式主义了。说实话,榜样力量里每一个颁奖词,都是我一字字写出来的,每一个人物的推选用意,也是我们认真推敲的,竟然换来一个“形式主义”,看到这个留言的第一时间,我的心情也跟上面那个辅导员一样,觉得委屈,觉得不被认可。

    可是,当我们一样面对委屈和失落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我想告诉大家,千万别把一个“小我”看得太重!我之为我,因为别人而存在。为什么“我”对他们那么好,他们不认可呢?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他们不进步呢?为什么“我”付出努力了,他们没收获呢?你们发现了吗?所有的质疑声,皆因为一个“本我”意识。可是,我们选择的事业,却是一个“利他”的事业,“他”真的需要我去做吗?“他”真的需要我所谓的好意吗?我们的“付出”他一定要全盘接纳吗?换个角度想想,或许会豁然开朗。既然我们是为“他”做事,那就再释然一点,不去过于看重那份满足自己自尊心和虚荣心的小小“认可”,而去窥望自己真正的良心吧。窥望“良心”,你可能会发现,学生也许很喜欢纵容他们,给他们自由,不约束他们的老师,可是他们真正需要的,却是通过严格的纪律要求帮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老师,是不嬉皮笑脸称兄道弟却能尊重知识、博闻强识的老师。那么,放弃你“被喜欢”的欲望去选择后者吧。这样可能一时不能博得孩子们的欢迎,却会在他们将来成长历程中,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

    那么我们的个人幸福感呢?我自我安慰的方法不知道对你们适用不适用,那就是筛选记忆。我总会把一些鼓励我,给我肯定的短信存在手机文件夹里,而把那些烦心的短信放在手机的垃圾箱里。每天最清醒的时候,去处理垃圾箱里的文件,提醒自己,过后彻底删除。而失落的时候,则反复把文件夹里的东西拿出来欣赏,自我鼓励。如果你们也觉得有效,不妨也试一试啊!

   

社交媒体

    • 心理中心微信

    • 勤助中心微信

    • 优秀辅导员工作室

    • 心理协会微信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南二环东路20号|邮编:050024|邮箱:xsc@mail.hebtu.edu.cn|版权所有 河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冀ICP备18011017号-3| 冀公网安备 13010802000630号